男女之間因身體的吸引
deep in love 的時間只有半年到兩年
being in love是要進入精神之旅
深層多面的分享
男女關係由女性決定
如果女性對關系沒有百分百的承諾 男性可以感受到
男女關系是三方的關系 男人 女人和神性的關系
承諾是對無限的承諾
這個更大的能量 包含男人女人在這個空間裡
婚姻是最高級的瑜伽 是兩個自我的挑戰
男人在尋找母親 在男人與母親分離後
他的靈魂一直在渴求和尋找母親子宮般的愛
他在渴求對方能像母親一樣照顧我 愛我
女人無法改變男人
要接受他本來的樣子
那麼他自己就會改變
否則會一直在抗拒
對小孩也是同樣
在關系中為了保持和諧的假象
可是當我們不真實時對方也不真實
我們無法完全了解伴侶
認為了解伴侶就會對 對方有期待
其實我們都在改變
需要讓彼此隨著自己的時間成長
完全的為對方而活
關係成為兩個身體一個靈魂
這是提升彼此的關係
一個人調頻 另一個人也會
當自己提升 伴侶和孩子都會提升
關係中必須分享 不一定從事共同的活動
而是用心分享你自己 與對方共同存在
哪怕每天5分鐘
女人的能量場是男人的16倍
女人有能力轉換伴侶和小孩
在關系中 男人需要的是鼓舞和啟發
他們的自我很強大 只有回家時他們才能放下防衛
男人希望找到一個讓自己崇拜的女人
希望從女人那裡得到啟發 你必須去聆聽男人
他需要一個支撐 才能完成他今生的使命
在關系中 女性需要安全和保護
女性崇尚男人的領袖氣質
當女人認為這個男人具備領袖氣質
她才能保持對他的尊重
男人必須要有一個女人
他的內心強烈的要與母親連結
而女人很強時 她不需要男人
女人選擇和一個男人在一起
是為了完成她生命中的創造
女人是天賜的禮物
你什麼都可以做得到
別忘了你是女人
女人是家庭的中心 帶來內在的活力
男人則保護家庭 對外帶領家庭
海寧格在一次家族排列中說的驚人之語(經常被重覆) “女人要跟隨男人”
順便說一下,這句話的後半句是“男人要為女人服務”
不過反對前半部分的人 通常漏掉了後半句
海寧格說的“跟隨”並不是許多批評者以為的“服從”
他指的是要“陪伴”男人
手牽著手進入他的文化 家庭 職業等等
當然 客氣地說 即使如此 這句話聽起來也很老套
但它道出了幾乎所有家族排列中的明顯事實
無論文化 社會地位 國家背景如何
男性站在第一位、
女性站在第二位的時候感覺最好
健康親密關係的一個重要基礎
伴侶之間【付出】(施)與【接受】(受)的平衡
當伴侶一方付出 在他們的關係裡面
就創造了不平衡的狀態 付出者心中有補償的需要
如果接受者回報的話 這種情緒情就化解了
如果他的回報多於他的付出一點
就輪到另外一方的伴侶開始去回報
這種施與受的循環 造成了關係裡面正面的張力
海寧格用下面的方式來解釋:
親密關係中的幸福快樂
在於關係裡面的付出與接受是否平衡
平衡可以用生意的角度打比方
平衡有另外一個意思
是說我這筆生意的結存多少
結存少意味著利潤低 結存越大,
快樂的程度也就越深
但非常不利的是
我們會因此更加緊密的捆綁在一起
任何人想擁有自由的話
應該只付出和接受很少
也就是說,少付出,少接受。
但是 施與受是有限度的
只能在對方能接受和回報的相等程度之內
如果一方付出多於另一方能夠回報的話
那個伴侶會感覺到很痛苦
很大的壓力 反而回報的越來越少
最終另這種不平衡的狀態 持續擴大
關係之中只有付出
或者是另一方只有索取的話
是注定要失敗的 到某個點上
任何一方忍受不住這種不平衡狀態的會離開
因為不平衡的狀態創造了巨大的壓力 需要緩解
出乎意料的是 離開或者中斷這段關系的人
竟然是那些接受太多的人
海寧格更令人驚奇的說法的是 正確的東西需要平衡
負面的東西也是一樣 如果一方傷害了另一方
會出現一種內在需要 把事情扯平
帶有這種【罪疚感】的一方應該作出【補償】
償還要跟傷害的程度成正比
這會有助於兩人之間的關係重整 被傷害的一方
要求比傷害程度稍微少一些的補償
其實對這段關係是有幫助的
同樣 被傷害一方
也可以通過一些「沒有那麼嚴重的傷害方式」來回應
男人或女人 如果他太過善良
不去要求贖罪的話
例如 他馬上完全地原諒了曾傷害過他的伴侶
這樣做的話 其實對於兩個人的關係
在最深的層次是非常有害的
罪惡感的一方 喪失了贖罪的機會
而且贖罪的需要還在持續
並沒有解決 這樣的話 那種不平衡的狀態 變得更加嚴重
而受傷害的伴侶 把自己當做受害者
但過早地饒恕的話 就好像自己比加害者高人一等似的
覺得自己是個更好的人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伴侶關係的基本原則就是男女之間的差異
男女雙方要承認兩性的不同 但卻有相同的價值
大家處在平等地位 伴侶關係才會成功
不論分手有什麼原因 解決的方法總是要求尊重前任伴侶
認同前任伴侶的孩子有患皮膚病與氣喘病的傾向
孩子需要前任伴侶的祝福
若這個前任伴侶能獲得尊重 便會帶來祝福
孩子一定會認同父母中被排除的一方
只有承認第一段關係 第二段關係才能成功
人必須要有勇氣才可以獲得幸福
人如果找到在生活中單純和明顯的任務
不再回首只向前望 這就是一項成就
愛是讓對方的心靈有空間找尋方向
任何解釋或疑惑都是有害的
愛必然帶有恐懼和迷戀兩個元素 不在愛當中的人
對愛才會有恐懼 在愛當中的人 會忘記恐懼
只有逃避去看 才會對愛有恐懼
在凝視中 恐懼便會消失
在伴侶關係的衝突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衝突的導火線出來自不同的見解
報復是必要的 但卻要有適當的份量
以愛作為報復的手段是一門高層次的藝術
一切在伴侶關係中發生的危機 都是死亡的一部分
當我看到一對伴侶分手 我會抱著一份處之泰然的態度
看待這段感情的結束 我不企圖掩飾
伴侶才能保留他們的尊嚴
承擔問題的人 期間或許需要一點支持
但卻不需別人的干擾 尤其不需要同情 同情是對他的侮辱
在愛中運作某些超越愛本身的東西
內心深處 女人想要男人像男人
男人也想要女人像個女人
這股力量來自差異和差異所產生的張力中
從男女兩極帶來新的生命
婚姻是一個很大的教導 它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學習說依賴並不是愛 依賴意味著衝突 憤怒 恨 嫉妒 占有 和控制
一個人必須學習不去依賴 但是要達到這樣 你需要進入很深的靜心
好讓你能夠自己一個人就很喜樂而不需要別人
當你不需要別人 那個依賴就消失了
一旦你不需要別人 你就可以分享你的喜悅 那個分享是很美的
我想要在世界上有一種不同的關係 我稱之為「關連」
只是為了要使它跟舊有的關系有所不同
我想要世界上有一種不同的婚姻 我不稱它為婚姻
因為那個名詞已被被毒化了
我喜歡就稱它為友誼……只是因為愛而在一起
沒有對明日的承諾 這個片刻就足夠了
如果你們在這個片刻互相愛對方
如果你們在這個片刻互相享受對方的存在
如果你們能夠在這個片刻互相分享
下一個片刻將會由這個片刻生出來 它將會變得越來越丰富
隨著時間的經過 你們的愛將會加深
它將會開始進入新的層面 但是它將不會產生任何枷鎖
我非常清楚知道 男人和女人需要在一起
但它將不是出自需要 而是出自洋溢的喜悅
不是出自貧乏 而是出自丰富 因為你擁有那麼多 所以你必須給予
它就好像一朵花開 它的芬芳就會釋放到風中
因為它是那麼地充滿芬芳 所以它必須將它釋放出來
或者就像一朵雲層到空中 他必須將雨滴灑落下來
它必須下雨 它是那麼地充滿著雨水
所以它必須分享……
的確 我們從來沒有去想有什麼事發生在婚姻
現在的婚姻如何 或者它以前如何
只是一個痛苦的受苦-----一種長時間的受苦
帶著虛假的笑臉 它只是被証明是一種不幸
最多它只不過是一種方便
當我這樣說 我並不是意味說如果你能夠愛更多人
你就不必結婚 就我的看法
一個能愛更多人的人不需要只是為了愛而結婚
他會為更深的事而結婚
請你們了解我的意思 如果一個人愛很多人
那麼沒有理由只是因為愛而去跟一個人結婚
因為他不要結婚也可以愛很多人 所以沒有理由要這樣做
我們強迫每個人因為愛而結婚 因為你在婚姻之外無法愛
所以我們不必要地將愛和婚姻湊在一起
那真的是不必要 婚姻是為了更深的東西 為了親密
為了一種相互歸屬 為了要去做一個人無法單獨做的事
為了要去做兩個人可以一起做的事
為了要去做一種需要兩個人在一起 深深地在一起才能夠做的事
由於這個對愛飢渴的社會 所以我們就因為浪漫的愛而結婚
愛永遠無法成為婚姻的偉大基礎
因為愛是一種有趣的遊戲 如果你因為愛而跟一個人結婚
你將會後悔 因為那個樂趣很快就會消失
當那個新鮮感消失 無聊就進入了
婚姻是為了更深的友誼和更深的親密
愛也隱含在它裡面 也並非只有那個因素所以婚姻是心靈的
它的確是心靈的 有很多事情你永遠無法單獨一個人去發展
即使是你自己的成長也需要別人來反應
需要一個非常親密的人 使你能夠對他或她完全敞開
婚姻根本就不是性的 是我們迫使它成為性的
性或許存在 也或許不存在
婚姻是一種很深的心靈交融 如果有這樣的婚姻發生
我們就可以生出非常不同的靈魂-----品質非常不同的靈魂
當一個小孩是由這種親密關係所生出來的
他就可以有一種心靈的基礎
但我們的婚姻都只是性的....只是一種性的安排
出自這種安排 你說會生出什麼呢
要不然就是我們的婚姻是一種性的安排
要不然就是為了短暫的浪漫的愛
事實上 浪漫的愛是病態的 因為你無法愛很多人
所以你繼續累積愛的能力 然後你就將它泛濫出來
每當你找到一個人或是一個機會 這個泛濫的愛就被投射出來
所以一個平凡的女人就變成好像一個天使 一個平凡的男人就變成神聖的
看起來很神聖 就好像是一個神 但是當那個洪水過後
而你再度變正常 你就會了解到你被騙了
他只是一個平凡的男人 她只是一個平凡的女人
如果一個人被允許去愛 他就永遠不會去累積可以投射的緊張
所以 唯有在一個非常病態的社會裡
浪漫的愛才可能發生 在一個真正健康的社會裡 將不會有浪漫的愛
將會有愛 但是不會有浪漫的愛
而如果沒有浪漫的愛 婚姻就會進人一個更深的層面
它將永遠不會使你感到後悔
如果婚姻不只是為了愛 而是為了更親密的在一起
好讓你們兩個人都能夠成長 不是以「兩個我」
而是以「我們」來成長
那麼婚姻真的就是無我的訓練
然而我們根本就不知道那種婚姻
一個男人在決定結婚之前必須認識很多女人 而女人必須認識很多男人
唯有如此 你才能夠選擇
唯有如此 你才能夠去感覺跟誰最合適
唯有如此 你才能夠了解跟誰在一起你可以開始往高處飛
但是多少年代以來 我們都不允許這樣的事
男人和女人必須會合 必須互相知道對方
而不必匆匆忙忙地趕著結婚 慢慢 慢慢地
你將學會愛的藝術 你將學會跟人相處的方法
同時你也將會學到跟誰在一起會有心靈的親和力
婚姻是一門心靈的事件 而不是身體的現象——根本不是
它是心靈的結合
當你開始感覺跟某一個女人或某一個男人在一起時會產生出偉大的音樂
有某種來自彼岸的東西穿透進來
唯有到那個時候才定下來 否則不需要倉促行事
對愛有一種很強的欲望和渴望 但是愛需要很大的覺知
唯有如此 它才能夠達到它的最高峰
而那個最高峰就是結婚……結婚是兩顆心完全融合在一起
它是兩個人同步產生作用 那才是真正的結婚
愛可以變成婚姻 但是這樣的話 它就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婚姻
它不是一種社會的形式上需要
它不是一種制度 它不是一個枷鎖
當愛變成婚姻 它意味兩個 個人決定生活在一起
但是 是處於絕對的自由之中 互相不佔有對方
愛是不佔有的 它給予自由 當愛成長而成為婚姻
那個婚姻就不是普通的事情 它是覺對不尋常的
它跟戶口登記無關 你或許也需要登記戶口
社會的認可或許是需要的 但那些都只是在外圍
它們並不是核心的部份
在核心的部份是心
在核心的部份是自由